Friday, February 10, 2012

保健資訊 - 養生與保健方法 (養性篇)

養生與保健方法---養性篇

老年人心理健康能長壽老年人要想健康長壽,就必須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,保持健康心理。那麼,應該怎樣保持健康的心理呢?首先,要有樂觀主義精神,常藻青春活力,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。譬如,走親訪友, 旅遊參觀,考察訪問,進行社會調查等。通過這些活動,對克服老年人的老朽感、孤獨感和無價值感等是頗有裨益的,而且還能增添生活的樂趣。其次, 要堅持有規律的生活。尤其是離、退休以後,原來工作時的一套生活程序已經消失,如果不妥善地安排新的生活日程,無聊的感覺就會乘虛而入,生活將變得單調無味。所以,應該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,如打太極拳、 練氣功、散步等;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和家務勞動等;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聽聽音樂,看看戲劇,習書作畫,種花養魚等。第三, 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。和睦的家窿,友好的鄰里關係是健康所不可缺少的因素。它可以使老年人的心理得到某種滿足,從而使他們感到家庭和社會的溫暖。國外人口壽命調查統計資料表明,長期單身的未婚者和離婚者,平均壽命要比有和睦家庭者縮短五年左右。據我國人口調查資料表明,大多數長壽老人都有和睦的家庭生活。第四,要正確對待疾病。老年人由於年齡的增長,往往體弱多病,因而容易引起焦慮煩躁、憂心忡忡等心理狀態,這種心理狀態會加速疾病的蔓延。因此,正確對待疾病是老年人心理衛生的一個重要方面,樂觀主義和堅強的意志,是老年人戰勝病魔的最寶貴的心理要素。

總之,老年人要注意生理衛生,更要講究心理衛生,做到遇事不躁不怒, 心境從容坦蕩,悠閒樂觀,精神生活豐富,切不可獨困斗室,無所事事,懶散無聊,唉聲嘆氣。另外,家庭和社會也要關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,以使每位老年人都能健康長壽,愉快地歡度晚年。
 
情緒能影響健康

現代醫學證明,有些疾病的發生並不是器質性的病變,而是與精神狀態不佳,情緒異常有關。以高血壓為例,如果情緒反應接踵而來,不斷發生, 首先產生間歇性的高血壓,之後就轉為頑固性的高血壓。再以癌症為例,雖然目前離開徹底揭開致癌的秘密還很遠,但根據大量研究表明,人的個性特徵和情緒體驗與癌症有關。一些充滿著心理矛盾、壓抑、不安全感和不愉快情緒體驗的人容易患癌症。這樣的人,由於大腦處於緊張狀態,使激素的分泌發生了變化,減弱了人的免疫能力,所以容易致癌。其他如胃病、皮膚瘙癢症、心律不齊、心絞痛、十二指腸潰瘍、月經不調等等,都與情緒變化有關。臨床的大量事實表明,樂觀的情緒可以幫助病人與疾病作鬥爭,絕症患者可以緩解,重病者可以減輕,加速疾病的治愈。
  
如何保持樂觀情緒

保持樂觀的情緒是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。怎樣才能保持樂觀的情緒呢?
首先,應經常在空氣清新的戶外從事各種體育活動,如跑步、打太極拳、 散步等。這些運動能喚起人的心滿意足和愉快之感,給健康以良好的影響。同時,任何健康、有趣的嗜好、家庭融洽的氣氛也頗有益處,它會“中和” 不良情緒產生的惡果,並大大提高樂觀情緒的“儲備量”。當你在不順心或陷入痛苦的時候,這些“儲備量”就會發生作用,它不僅使你不至於過度憂傷,而且有助於迅速恢復良好的心境。

運動還可給肌肉以負荷,從而“吞食掉”釀成情緒低落的種種起因,使人擺脫激動、憤怒、委屈、不滿等情感。

其次,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刻,投身到大自然懷抱,它可以幫助你從中找到慰藉。另外與家人、朋友到郊外森林散步也是十分有益的。

第三,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痛苦與折磨時,流淚也是排除苦悶的方法,它可幫助你排泄不良情緒。因為人體在情緒激動時血液中會產生某種化學物質,流淚就是宣洩這種化學物質的方法之一。
  
常聽音樂保健康

生理學家經過研究後認為,當人處在某種聲音的環境中,會引起生理上的反應,如流經四肢的血液減少,心跳加速以及內分泌增加,水分消耗加速等等。同時生理學家又指出,人的情緒和行為,與音樂節奏相協調。在徐緩的樂聲中,人的情緒鬆弛,舉​​止文雅;在歡樂跳動的節奏中,人的情緒和動作都會隨之活潑起來。有些人在聽到舞曲時,往往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。這種對音樂節奏的跟隨和協調,可以改變人的心理和生理狀態,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人的健康。

音樂通過心理作用可達到治療的目的。因為悅耳的音樂對人腦具有良好的刺激,它對人體的心血管、消化、內分泌系統及運動系統都能產生有益的作用。通過對音樂的旋律、速度、音調的控制,可以對人體起到鎮靜、鎮痛、 降壓的作用和安定、興奮等調整情緒的不同效果。

長嘆短籲益身心

人們在愉快、悲傷或憂愁、思考的時候,長吁短嘆幾聲,便有一種胸寬鬱解的舒暢感;驚恐惆悵之際,長吁短嘆有定心安神作用;工作、學習緊張或疲勞時,長吁短嘆有輕鬆神經的效果;鍛煉身體時長吁短嘆幾聲,可強健呼吸肌,改善呼吸功能,爽炔精神。醫學家指出,長吁短嘆時吐音不同還會有不同的健身效果,但要因人因病而異。比如,吐“籲”字養肝,吐“呵” 字強心,吐“呼”字健脾,吐“泗”字清肺,吐“吹”字固腎,吐“嘻”字理三焦。需注意的是長吁短嘆時,口型、吐音、動作要協調,吸氣呼氣要順其自然。有醫生讓臨場前心理緊張的運動員和考生長吁短嘆幾聲,結果他們的收縮壓下降十到二十毫米汞柱,舒張壓下降五至十毫米汞柱,呼吸和心跳減慢,心理緊張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。生命亦在於“靜養”
“生命在於靜養”,究其實質,這種“靜養”是在為再次“運動”創造內在條件。從人體生化角度分析也是如此,人在運動時,氧化加速,新陳代謝增高,是消耗能量的;而在靜息時,還原、合成佔優勢,代謝降低,是儲藏能量的。所以即使是運動員,也需要有靜息和睡眠的時間,以修補在運動中消耗的能量。

生理學家發現,人在靜養狀態下使神經緊張度放鬆,呼吸、心率、血壓、 體溫均相應降低,這種低代謝的積累效應,自然使壽命相對延長一些。

因此,生命在於運動或者生命在於靜養,無論哪一方都不是絕對的,單純強調一點是有失偏頗的。然而,鑑於目前一般人生活節奏增快,“動”多而“靜”少,最好的辦法還是,在動靜結合的前提下,注意多讓自己“靜” 一些。不防做做“白日夢”

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樸克傑說:“白日夢題材多屬個人關心的切身事情,由於腦筋不受傳統思維形式限制,問題經過深恩熟慮,而答案則反複訓練,往往會激發出自己意想不到而覺得欣喜的解決方案。”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比利保正頓博士指出,白日夢雖然是虛幻的遐想,但對人的精神心理有積極作用。他說,對每日從事刻板枯燥工作的人們,能暫時從乏味的現實中游離出來,倘佯於白日夢境中,情緒能獲得鬆弛,有助於消除生活與工作上的不悅。研究者們還發現,做白日夢的人較易抗拒慾望的誘惑。因在白日夢中使他們充滿了幻想,夢醒之後又回到現實,這種幻想與現實的反差, 使他們懂得現實中有許多慾望是難以滿足的。心理學家告誡人們,不要低估白日夢的價值。老人養生有“四戒”

一戒久視:“久視者傷血”,人到老年,眼目本已昏花,倘過於用目, 會傷血耗氣,頭暈目眩因此65 歲以上的老年人看書報雜誌或電影電視以1 至2 小時為宜。

二戒久臥:“久臥者傷氣”,要順應四時,春夏“晚臥早起”秋季,“​​早臥早起”,冬季“早臥晚起”,睡眠不能過少,但也不是越多越好,一般8 小時足矣。適量的睡眠才能達到寧神養氣,確保益壽延年。

三戒久坐:“久坐者傷肉”,坐是消除疲勞的一種必要休息,但長期坐著不動,會使肌肉缺乏鍛煉,從而導致肌肉鬆弛,久而久之加速了肌肉的衰退與萎縮。因此,老年人應多參加戶外活動,不宜坐得過多、過長。

四戒久立:“久立者傷骨”,人的一舉一動,都要消耗氣血,如果久坐不動或久立不走,會出現氣血凝滯,從而招致疾病。老年人氣血運行本已減弱,全靠動靜結分調節平衡,因而要安坐與行走輪流交替,活動筋骨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